Thursday, 26 November 2009

Avatar Machine- Marc Owens



一看到這張圖片,即使不是長時間生存在虛擬online game的人也會感到熟悉,在遊戲裡,這是我們看著自己和虛擬環境的視角。



扮演著遊戲裡的角色在現實生活的環境裡並不是新鮮事,日本的Cosplay角色扮演已經流行到全世界了,但Marc OwensAvatar Machine不同的地方,是把你在玩遊戲時的感覺,也帶到現實生活中來。
 



Marc Owens在背後架設一台超超超廣角攝影機,並即時的把畫面傳到面罩裡的螢幕,所以使用者會彷彿置身在遊戲世界裡,動作和行為也不由自主的成為虛擬的角色。

Marc Owens是比我早一年畢業的學長,在剛進學校時,就看過他這個project的雛型,那時候他背後的攝影機的技術還沒完全解決 (不夠廣角),現在這個問題不僅完成,還拿到倫敦設計博物館Design Museum的贊助,繼續發展。

通常這樣的project都會很冗長的解釋,探討社會現象、人與人的互動、模糊使用者自身和社會之間的關係,但我只想到,如果在現實生活中真的和敵人打起來,能不能真的使用大絕招...




順帶一提,影片中那群看起來像日本飛車黨的中年人,他們在"真實世界"其實是搞笑樂團...





Tuesday, 24 November 2009

Flick Book & Zoetrope

和之前提到到的Stop Motion有異曲同工之妙,Flick Book (Flip Book) 和 Zoetrope都是很簡易製作動畫的方式。


Flick Book-動畫書,基本上就是在紙上一張一張畫下有些微變化的圖,很快速的翻過時,因為視覺暫留會產生像是動畫的感覺 (應該是這樣)。

Adjustment


Zoetrope,其實就是小時候常會看到的跑馬燈,如果對這兩個名詞都很陌生,請看下面



如果把以上兩個概念結合在一起...


Zoetrope是希臘文來的,"zoe" 代表 "life",而 "trope" 代表 "turn",整個字大概就是 "Wheel of Life",這部短片,用七分鐘表達了在你我眼中看起來都再平凡不過的生命交替,有點像是韓國導演金基德(Ki-duk Kim)略嫌矯情的作品"春去春又來"(Spring,Summer,Fall,Winter and Spring)


請相信你的眼睛,這沒有任何電腦效果... 請點影片製作過程

Thursday, 12 November 2009

Sputniko! - Hiromi Ozaki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做過這樣的事- google自己喜歡的人(名字不能太普通就是了..),由網路上的虛擬資料,試著建構更完整的他,Sputniko!不僅做了,還寫了一首歌...




下一個MV更是有趣,常用Skype的人應該會覺得很熟悉...




第一次看 (聽) 到Sputniko!的作品,是她在進入皇家藝術學院 Design Interaction之前,後來在學校看到她,還真的一點都不驚訝,這個科系的確很適合這樣的奇人(Alice Wang王艾莉就是好例子)...下面是我第一次看她在RCA Art Bar(學校裡的酒吧)的表演。




Wakki是她設計的一隻?(實在不曉得怎麼形容這),就她的說法,她想要利用人認為很隱晦的部位,結合音樂和動作來表現出來,很uncool的動作加上音樂,應該會變成coolest的表演...


在她之前入學之前的Projects,多是以音樂和表演來表達自己對週遭事物的看法(這樣的人很多...),但特別之處是,她的作品內容不是像MC HOTDOG那樣大聲嚷嚷的批評社會,比較偏向從設計的角度來探討現代人的行為,但還是保有POP ART通俗的元素作為最後表現(這聽起來很複雜...),有點像是日本動漫獨有的扁平式文化(把一個很深的洞挖的很大,讓你在走進去時渾然不知)。





這是她最近正在進行的Project,老實說,我不曉得她想要幹嘛,但如果要以Design Interaction慣用的那套Critical Design來解釋(通常會很複雜),大概會是以下的可能性


1. 在未來人與人越來越疏離時...
2. 奈米科技改變人類的基因...
3. 數位科技被大量濫用之後...
4. 人類對環境的控制慾...
5. 動物專用的Facebook...












也或許,她只是無聊想和烏鴉說話...

Wednesday, 11 November 2009

Dyson Air Multiplier- Sir James Dyson

在我的畢業典禮上,校長宣布 Sir James Dyson (是的,他被封爵士了!) 捐了500萬英鎊 ( 約台幣2.7億) 給Royal Collge of Art用來建立新的校區 ( 他是老學長 ) ,我聽到這消息,腦中第一個念頭是,賣吸塵器的怎麼會這麼有錢...


雖然從入學以來,Dyson的故事常常被老師提起 (尤其在我懶的動手做模型實驗時...),我對他產品的認知還是停留在一台 "外星人的武器" (顏色和設計都很詭異...),在一年級時,和Dyson的設計師合作project時,我還很白目的問了 "這數據從哪來?" 當他們提到Dyson吸塵器在日本的銷售是第一名的 (怎麼會? 想想深澤直人的Plus Minus 0...)



直到搬進有地毯的房子,我"借用"了系上供學生實驗的Dyson吸塵器試了一試,才發現這外星科技的厲害,有多厲害?從他的零售價就應該可見一斑。全世界各個國家的Dyson廣告都不同,看了看,還是日本版的最厲害也最有創意...



不過光吸塵器,還不足以證明Dyson對 "風" 的專業。看看這個乾手機,根據他們的工程師,Dyson Airblade比一般的產品省電的多,因為不需要消耗電產生大量的熱 ( 產生熱遠所消耗的電比馬達需要的大的多,看看家裡熱水器的瓦數就知道 )






接下來這個玩意兒就更神奇了,不需要風扇的電風扇! (感覺像是不加珍珠的珍珠奶茶...) 在看了介紹之後,我狠狠的敲了自己的頭,原本大學唸航太工程的我,竟然讓這東西先讓他發明了...





"簡單" 的利用飛機起飛的原理,Dyson把飛機機翼橫剖面的造型應用在這個電風扇上,利用底下馬達高速吹出的風,製造一個在圓環中央的低壓區,而這比周圍空氣相對壓力低的區域,會迫使周圍的空氣向圓環中心通過,進而產生風的大量流動。

創新,在產品設計的領域一直是一個很具爭議性的議題,在藝術性偏高的project比較容易吸引注目的時代裡 ( 設計演藝圈 ),越來越少新一代的設計師真的花上幾年的時間,創造、實驗、設計、實踐,James Dyson絕對是還保有想讓生活更美好的想法的設計師們一個最好的榜樣 (這句子的結構似乎太複雜了點..)









PS 我有歸還那個 "借來" 的吸塵器...

Tuesday, 10 November 2009

Stop Motion

最近 (應該說近年來),Stop Motion又開始流行起來 ( 或者是從來沒衰退過..) ,這是很土法煉鋼的拍動畫的方式,在學校做presentation時,我自己很喜歡用這樣的方式呈現,這也導致硬碟裡有好幾Gbyte的無用照片...





這幾乎是影片製作教學



以下是兩支MV (小時候都說MTV...)



Her Morning Elegance by Oren Lavie


Strawberry Swing - Coldplay Directed by Shynola

一個動作一張照片,在用軟體依照分鏡的設計把照片串起來成為連續動作,但"時間軸",在上述的幾段影片裡都不是重點,接下來這仁兄在六年內每天自拍一張照片,並把這2356張照片串起來,喜愛自拍的朋友們,請好好保持這個習慣...










Monday, 9 November 2009

Talking to Strangers- Sophie Calle

I received an email telling me it was over.

I didn't know how to respond.
It was almost as if it hadn't been meant for me.
It ended with the words, "Take care of yourself."
And so I did.

I asked 107 women (including two made from wood and one with feathers),
chosen for their profession or skills, to interpret this letter.
To analyze it, comment on it, dance it, sing it.
Dissect it. Exhaust it. Understand it for me.
Answer for me.

It was a way of taking the time to break up.
A way of taking care of myself.

Talking to Strangers這個project源自一封Sophie Calle前男友寫的一封分手信 ( Take Care of Yourself是信的結尾 ),她選擇既不是大哭大鬧( 這麼說或許不精確... ) 抑或安靜的接受,她把這封信的內容給107個來自不同專業的女人,從演員 (Emmanuelle Laborit)、鋼琴家、歌劇家、吉他歌手、魔術師 (Elisabeth Amoto)、小丑、警察隊長、作家、數學家、心理醫生、插畫家、歷史學家、印度舞者、藝妓、10歲的小女孩、神槍手 (Sand Martin),甚至是一隻名叫Brenda的母鸚鵡...請他們分析、評論、回應。




文學家    :逐字的分析這分手信的用字、結構文法
神槍手    :把這封信印在A4紙上,放在300碼之外當作標靶
魔術師    :把信紙騰空飛起...
歌手        :為了這信的內容自彈自唱了一首創作曲
鋼琴家    :譜了一首曲
警長        :"我不認為他能夠受到法律懲罰,畢竟愛上一個人是我們自己應該承擔的風險"
數學家    :推算了一個看不懂的數學式子來表達男女的愛情
心理醫生:"在四十個句子裡出現23次的 I,證明他是個自我為中心的人,很危險,可避免! "
小女孩    :"我不懂,為何他說他愛她,兩個人卻不能繼續在一起"
母鸚鵡    :持續的重複 " take care of yourself ", 並把信紙用爪子捏爛

這裡有其中兩個表演( 想當然爾,是法語... )

姑且不論這107個女人如何的在她心中詮釋,分析,塑造這一個陌生的男人,也不去檢視這個Project在攝影,文學,藝術上的價值,這一連串的展覽,從2007年的Venice Biennale,到2009年的Whitechapel Gallery,大大的吸引了大眾對這個Project的關注



這個負心但可憐的男人,真的被整慘了...



Friday, 6 November 2009

Design Engineer-Tim Hunkin

自從去年在學校聽了Tim Hunkin的Lecture,就一直很想要去他在Southworld PierUnder the Pier Show,可惜常常都是想的比做的多很多。

基本上,那裡就是一個遊樂場,裡面有很多遊戲機,而這些遊戲機都是組裝自別人不要的垃圾,他是個工程師,但更像是一個具有豐富工程知識的設計師 (這麼說絕對還是低估了他,看了他設計遊戲的過程,他絕對比你我都了解Design Process )...



在他的作品裡,我最喜歡的兩個遊戲機一個是
Microbreak, 這是一台有舊沙發的遊戲機,投了錢之後,眼前的老舊電視機就會開始你的旅程,從搭車到機場,飛機上空姐的安全示範,著陸了之後接著做巴士經過蜿蜒的山路,到了海邊,這就是一整套旅程,視覺享受(他自己做的小紙卡動畫)配合著椅子的晃動,到了沙灘之後電視機上的檯燈就會發亮,模擬日光浴...

另一個是Rent-A-Dog



你可以拉著他的機器狗踩在跑步機上,眼前上方的大螢幕,是你眼睛看到的世界,而下方的小螢幕,是狗看到的,當跑步機停止時,你或許會發現狗正聞著垃圾堆,當跑步機快速前進逼迫著你也得跑起來時,你或許會發現狗正追著另一隻母狗...

Thursday, 5 November 2009

工作室成立!

自從從傳說中的RCA畢業之後,索性就在倫敦待了下來,過了幾個月的心理很忙碌但身體很空虛的生活之後 (很多事心理覺得該做,但身體沒有動作),決心想要有個改變,一切的懶惰不怪自己,怪環境先...

這是是很小氣的學校,畢了業之後,進入學校的磁卡立即失效,連Cross College的e-mail也再也不寄給我了,這表示我失去了使用學校設備的能力 (雖然還是常常厚臉皮的回去偷用) ,也因為如此,很多朋友花了大錢又在自己住處之外租了工作室,每天還是強迫自己要進工作室假裝工作,假裝久了,就或許真的會做出什麼來...
我,沒有這樣的經濟能力, 只好待在自己的房間裡假裝,但很容易不自覺的爬回床上,所以,我強烈的主張,如果我能把客廳變成工作室,我就能成為設計師中的A咖。

和室友們討論好之後,就和Hwang (是RCA Design Product二年級生,往後有機會在介紹他的作品,是在韓國赫赫有名的設計師,聽說的...) 著手開始重新整理住了快一年的房子, 並決定要把家裡的客廳改裝成四個人能夠一起工作討論 (聊天打屁) 的Studio。

這是客廳原本的樣子,我挺滿意我們客廳的其實,她陪伴著我滿經歷了幾次酒灑滿地,地板移位的Parties。
刷油漆先...


拆裝家具中,這陣子突然和IKEA的家具變的很熟,其實還真的學到了不少組合家具的細節,用很少的錢,為自己上一堂很有價值的課。




我與另外兩個室友 (一個Design Product,一個Industrial Design Engineering,可想而知我們平常都在聊些什麼...) 試著為我們的工作台找出最好的位子。

辛苦了一個星期,終於,我可以在命名為Studio 57 Searles Close的工作室成長茁壯為設計A咖 !

後言

有了工作室一個星期之後,我變的身體很忙碌心理很空虛,每天都在桌子上聊天打屁玩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