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一次單純做產品設計已經過了好一段時間了…
剛好有了一個機會和Ethan合作,他是一個對美感細節很注重的人,在合作的過程讓我真的學習到另外一種設計產品的方式,由於我一直都很偏向功能導向,對燈具這類比較偏向氣氛但不直接解決某個問題的設計感到很生疏,好在展出在即,我們並沒有太多時間停留在 "氣氛、感覺、顏色、外型、風格" 之類的議題上 (我一向對於能明確說出自己喜好的人感到佩服,但心裡同時充滿著懷疑,尤其和在2D平面設計上工作的朋友聊天時,特別容易感受到這差異,我大概就是那種對任何事都需要一個理由的人…)
概念其實很單純,從好幾年前我的一個小想法發展的,就是日晷,加上一點點不怎麼方便的"互動",動手做個模型再拍個照,她就成為了所謂的設計,但其實當時根本沒有思考過她該怎麼作動,前陣子看了Sam Hecht的文章,他認為新的消費主義不是用錢,而是眼睛,設計師們用軟體,勤勞一點就做個模型,來快速的複製腦中的想法,然後利用網路傳播,接著就開始了一連串誰的點子是新的,誰的是抄襲的連鎖反應,所以當想到自己認為很好的小設計或發明時,一google就會發現一堆人已經用電腦做過了, 或是youtube上面已經有人試驗過…(離題了)
剛好Ethan也有類似的點子,我們就一拍即合所幸一起合作把這個其實不怎麼獨特的設計望前帶 (往前帶嗎?其實不過就是符合60、70年代的興起的消費主義),目標是大量生產 (前提當然是大量被需要),所以在設計的過程零件材料和製造方法變的重要的很多,一切都要考慮到製程與實際的需要,一個很簡單的期待,因為如此變得有點挑戰性。
Prototyping,大概是我在RCA學到最重要的課題,不管什麼設計,都需要真的"動手"去發展,實際的物體的設計就是真的要東拼西湊的弄出一個Works Like的草模,而服務設計之類的概念,也是得從小範圍開始實行,而這些過程,永遠,會帶給自己新的想法和更深的認知。
東西還沒完成,但沒意外的話,下星期就會誕生為RCA 2010 SHOW做準備 (如果沒在展場上看到,那就表是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