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2 February 2010

為何民主?

和Hwang 和 Lingjing 一起住之後,常常都在飯間討論我們三個 "國家" 的民主 (中國的朋友不好意思了),從中國的網路屏障一直到韓國的網路實名制,至於台灣?其實每次聊到這話題我只能一直 "蛤? 真的?"或是 "怎麼可能?",台灣有多自由,可見一斑...

導演陳為軍的作品 "請為我投票" 是最近好幾個朋友介紹我看的紀錄片,紀錄著中國武漢一所小學的民主班長的誕生過程,三個小班長候選人各自表述的過程極度有趣...

Thursday, 4 February 2010

Loo Watt- A good example of a design with a good business model

英國沒有什麼大的消費性產品大廠,導致設計學生畢業之後,很少會有馬上就進入大公司工作的狀況,我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同學都像我現在這樣,Self-employed,當然也可以說是 Self-unemployed...(失業...),這似乎和外界認為的 - RCA的學生不需要等到畢業就會有公司捧著工作機會來邀請,有一大段的差距,那到底RCA學生畢了業都在幹嘛?



這是早我一年畢業學姐的作品,她花了一年把原本畢業製作再往前推進,在去年時申請了Design London的投資,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現在雇用了我一個同學完成設計,預計明年要把產品推向市場。

在英國,有很多像是Design London的機構扮演著中間人的角色,號召一些已經退休手邊卻有一堆閒錢的人,或是職業的投資者,把一大筆資金 (一但通過Design London的決選,會獲得七萬英鎊的投資) 投入他們認為一定會賺錢的Business Model,為何我不說是Design? 因為少了好business Model的設計不值錢...

想要參加這樣的選拔,除了好的設計之外,腦袋裡還要有一堆數字,要怎麼運用這筆資金?會用掉多少? 用在哪裡? 需要什麼設備? 要雇用誰? 市場上有沒有類似的產品? 專利局裡有沒有類似的專利? 如果保護自己的專利? 產品要如何販售? 在哪裡賣? 和誰合作? 準備第幾年可以開始收支平衡? 有淨利之後的計畫? 如何擴大市場? 還是準備想把公司賣給誰?

這一堆問題,通常不是一個一直受設計教育的學生能夠回答的,所以在初選之前,他們就會幫忙找到能夠和設計者一起合夥的Business Man或是Woman,這些人可能來自MBA的學生,或甚至是專業的商業企劃者 (有很多人以這為職業,和設計師合夥開公司,然後以賣掉公司大賺一筆,然後再找尋下一個金牛),這樣的模式,在英國非常的盛行,當然前提是,你要清楚自己的設計不是做自己爽的 (要嘛就是讓人類生活的更好,不然就是讓人類更墮落...),甚至還有一個電視節目直接把把這樣的模式搬上螢幕娛樂大眾。

Dragen's Den是BBC的節目,節目召集了五位專業的投資者,這些人有著不同經營公司的經驗,通常手上也都有好幾個公司在營運,設計者上了節目發表自己的產品,然後和這五位投資者做利益交換,前提是,他們要對這點子感興趣...



所以,好好把握自己手上的每一個設計,別讓他們一直停留在作品集裡,然後再持續的加新的東西進作品集...








這篇其實是寫給自己的...

Wednesday, 3 February 2010

A Not Really New Year



新年快樂!!













By the way,想要讓自己也變英雄,請點